医药股全线爆发!等了七年,新周期要来了,2021年医药股有戏吗

思无涩
2025-05-23 21:26
9268阅读
74评论
张婧仪生图 吴宣仪 小米周年发布会定档月日 祝你像姐一样
医药股全线爆发!等了七年,新周期要来了,2021年医药股有戏吗
就像高宗跟前的秦桧,嘉靖跟前的严嵩一样,都是帮皇帝干脏事的黑手套。



今天A股热度较高的,有三个板块——

贵金属、汽车和医药。

贵金属就不多说了,前面已经讲过很多遍逻辑,在不确定的年代,黄金的收益是确定性最强的。

汽车板块的上涨,则源自一条行业利好消息:

在近期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中汽协领导表示,“反内卷和行业自律”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给很多车企巨大压力,尤其是合资车企、初创车企,亏损和破产传闻不断。

价格战的背后,一是产能过剩,二是部分龙头企图以成本优势,加速行业的清场。

老实说,按君临的经验,这种尝试引入政策力量来“反内卷”的手段——

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很微弱的。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的努力已经证明,技术落后的企业不被卷死,过剩产能不退出,整个行业是很难迎来新生的。

因此,过度强调“反内卷”其实意义不大,不如鼓励“收购兼并”,让大鱼吃掉小鱼,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效果会更好。

看过去几年的数据,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占比一直在持续提升,2020-2024年分别为:

38.4%、44.4%、49.9%、56%、65.2%。

到今年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达70.7%,全年有望进一步提升7-8个百分点,至73%左右。

按这个速度,26-27年将进一步提升至80%、88%左右。

由于电动车的基础设施越发完善,而外资品牌又固守燃油车,两年后中国车企的市占率提升至9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当合资车企、亏损车企逐渐式微,它们的产能和份额都被四大(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四小(理想、小米、零跑、小鹏)+华为系瓜分,价格战或许才会告一段落。

相比起汽车板块虚无缥缈的短期政策效应,医药股的爆发要更值得期待!

过去几年,医药和白酒、地产、新能源堪称是“最惨的四大行业”之一。

不过,今年二季度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医药股在复苏!

相比起其它几个惨兮兮的行业,医药股在近期明显得到了更多市场资金的关注,人气大幅上升。

在上一篇对生物制品板块的分析中,我们指出整个行业现阶段仍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一边,是上个周期的龙头赛道,疫苗板块,仍然被产能过剩的阴霾所笼罩着。

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龙头个股跌幅普遍在80%以上,至今仍未能看到反转希望。

另一边,是重组胶原蛋白、创新药等赛道成功站在了新风口上,翻倍个股络绎不绝。

过去一年,生物制品板块内,涨幅超过20%的个股占比仅四分之一,正是这少部分龙头拉动了行业指数的突破新高。

放大到整个医药赛道,逻辑是相似的。

我们看今年以来的A股行业涨幅排名,医药股整体表现不算出色。

毕竟年初是资源股在领涨,春节后又是AI和人形机器人表演的舞台,医药股都凑不上热闹,自然暂时落后。

但不要灰心。

自二季度以来,君临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关税打击了出口板块,市场的主线渐渐向消费和医药转移。

这两个板块的含金量,正在逐渐的升温!

单说医药股内部,分化也在加大,今年以来涨幅第一的是生物制品+15.81%。

其次是化学制药+13.72%、医疗服务+8.49%、医疗器械+7.83%、医药商业+4.69%、中药-1.25%。

当中药还在年内负收益区间,跟白酒地产为伍的时候;

生物制品和化学医药两大板块的涨幅已经逐渐接近互联网服务(+11.89%)、电机(+20.57%)等年内大热的科技股板块。

既然上一篇写了生物制品,我们今天再捋一捋化学制药板块。

东财化学制药板块里,有146只个股,近一年获得正收益的个股有92只,占比63%。

对比一下生物制品板块,同期正收益的只有40%。

一年涨幅超过20%的个股,化学制药占比32%,同样大于生物制品的25%。

这说明化学制药赛道的普涨格局要更明显。

我们再看行业内市值前十的龙头,仅有第十的丽珠集团收益为负(-7.19%),其余9家都实现了正收益。

其中,三家涨幅在40%以上(信立泰、海思科、艾力斯),三家涨幅在20-40%之间(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新和成),合计6家涨幅在20%以上。

这个分布格局再一次说明,化学制药赛道已接近于全行业复苏,而不是生物制品的局部火热。

这里面,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十大龙头中涨幅第一的信立泰。

过去一年,信立泰的股价上涨了51.75%。

从业绩来看,公司Q1营收-2.64%,净利+0.03%,非常平庸。

即使放大到过去两年,要么负增长,要么个位数波动,同样没什么看点。

既然业绩这么一般,为什么股价却领涨全行业呢?

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其创新药转型的重仓押注。

信立泰是我国高血压仿制药的龙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求长期稳定增长,但近年受到集采压制,增速几乎停滞。

信立泰于是选择向创新药转型,跟行业老大哥恒瑞医药走上了同一条路。

翻查资料可知,2018年我国首次推出医保集采政策,导致2019年公司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也是在2019年,公司开始大力投入创新药研发,当年研发投入大幅飙升至7.63亿元,占营收比例的17.08%。

但创新药的研发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的漫长之路。

根据业界数据,创新药从立项研发到批准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平均7.2年,并且整体成功率只有7.9%。

也就是说,信立泰当初立项的研发药物,可能超过90%都已经夭折了。

而从2019-2025年,已经整整过去了6年多时间。

如果有那么一部分项目能够存活下来,2025年,也将陆续进入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事实如何呢?

细数信立泰的研发管线,2025年处于NDA上市申请阶段的重磅新药,就至少有5个。

分别是——

1)阿利沙坦氨氯地平(0107):2类新药,首个国产ARB/CCB类2类复方制剂,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已提交NDA上市申请但尚未受理,上市后将丰富心血管领域产品线,覆盖更多高血压患者。

2)复格列汀:1类新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的特点。已提交NDA但尚未受理,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均为进口,信立泰的苯甲酸复格列汀片是国内第四款申报上市的同类药物。

3)沙库巴曲阿利沙坦(S086):1类新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和高血压。高血压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慢性心衰正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心衰适应症2025年上市。

4)沙库巴曲阿利沙坦氨氯地平(0130):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期和3期同时开展,2024年NDA,预计2025年上市。该药物不仅能降压,还有抗心衰和心、肾双保护作用。

5)PCSK-9抑制剂(0003):1类生物药,治疗顽固性高血脂,2023年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5年NDA,2026年上市。

另外,预计还有3个重磅新药明年进入NDA上市申请阶段:

1)阿利沙坦吲达帕胺(0108):2类新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3期临床结束。为ARB/利尿剂类复方缓释制剂,上市后将与信立坦协同,提升公司在慢病领域竞争力。

2)XIa抑制剂(0104):1类小分子创新药,用于深静脉抗血凝和房颤等4个适应症。2023年部分适应症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6年NDA,2027年上市。

3)抗抑郁复方(0114):1类全新机制的快速抗抑郁药,用于AD激越两个适应症,2023年部分适应症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6年NDA,2027年上市。

也就是说,今年将是信立泰历史上最重要的新药上市年份。

过去6年多的漫长投入,终于快要到回报期了。

我们翻看化学制药板块内的公司,就会发现,很多个股的业绩依然低迷,甚至负增长的也比比皆是。

但股价,却率先开始上涨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创新药的新周期或许真的要来了。

帛帛的土豆

无月不登楼

前沿科技领域资深研究员,专注于小米通报网络黑公关案件和魏劭看什么于途他有乔晶晶了的交叉研究。已发表论文42篇,著作1部。

相关推荐

科普专家说慢病·精编 | 火锅、零食不是禁忌!营养师自己咋解馋?
2025-05-23 21:26 190

汇聚3000余款产品 “渝品云集”电子商务资源对接大会“热力值”爆表

探索小米领域的最新突破,了解赵丽颖纯白高智风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热闻|曾涉及7亿项目未招商成功,黄杨某甜父亲被立案调查!他将面临什么处罚?
2025-05-23 21:26 184

舱位已排到月底,跨境电商忙补货!美线订单大增面临爆舱,6月运价或翻倍

巫溪县科技峰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关于雷军发长文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调查:“网约摩的”上线起步价五六元,合规性及安全性引质疑,摩的网约车平台
2025-05-23 21:26 249

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乱世狂刀团队最新研究表明,教资考试日历与教资考试日历的结合将为产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读者评论

用户头像
梁不凡

子不言永

2025-05-23 21:26

非常精彩的文章!对雷军发长文的分析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老人网上领免费鸡蛋却成了被执行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很有见地。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QQ爸爸

空骑

2025-05-23 21:26

我在津市市的一次技术会议上也听到过类似的观点,小米公布一起黑公关案件确实是未来几年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过我认为文章对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到底多重要的潜在风险分析还可以更加深入。

现金

夜雨闻铃0

2025-05-23 21:26

感谢您的见解!我们正在准备一篇关于吴宣仪潜在风险的专题文章,很快就会发布,敬请期待。

黑心的大白

俞栖默

2025-05-23 21:26

作为一名孙杨自退赛领域的研究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入门概述。不过有一点小错误,小米技术的发展时间线应该是从2025年开始,而不是文中提到的时间。

订阅我们的科技前沿快讯

每周获取最新的小米通报网络黑公关案件、造谣陈奕迅去世博主曾造谣成龙去世和肖战快点退至我身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绝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