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025|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AI时代,文科更重要

蚁兵
2025-05-23 07:15
6496阅读
84评论
折腰是刘宇宁骨折时候拍的 藏海传开播 陈妍希夸肖战谦逊有礼 南宁一女孩被天降大块玻璃砸倒
大学2025|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AI时代,文科更重要
虽然爱恋的感觉仍旧使她脸红,仍旧新鲜,但她终究不是要整日纠缠在一起的小姑娘了。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表示,人工智能(AI)时代,要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重塑教与学的方式、重塑知识体系,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时,他表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因为它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AI时代,如何看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的现象?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AI时代,大学的AI通识课到底要教什么?

AI时代,教育教学与评价应该如何变革、重塑?

AI时代,计算主义之下,如何看人文主义的发展?

这些是在AI加速发展的当下,盘旋在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发展的人头顶之上的问题。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国际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西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就上述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西浦的一些探索经验。

席酉民不赞同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的做法。在他看来,AI等现代技术无法拒绝,也无法防止,只能通过教育让人正确利用工具。席酉民认为,去控制或降低AI等技术带来的风险,让它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这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包括社会应尽的责任。

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席酉民向澎湃新闻表示,这需要去重塑教与学的方式,重塑知识体系,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西浦的做法是,让足够多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真实问题和场景,让学生学会以AI为工具去解决真实问题。

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时,席酉民说,当下全世界很多高校在“砍”文科专业,国内一些高校的文科也在缩招。但他认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原因是,理工科有不少是工具性的技术,因而机器可以代替人去做;而人文方面是锻炼人的思维方式、情怀、情绪的,这些恰好都是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未来,我们不要怕某个技术,真正要担忧的是,因为没了人文情怀,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新现象、新方向。

“所以我一直强调,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席酉民说。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重塑教学过程,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

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外一些学校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在国内,一些高校也对使用AI工具提出了限制性要求。

对此,席酉民表示,ChatGPT刚出来时,人们不知道它的潜力到底怎样,所以全世界不少高校禁用。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情况已在发生改变。

“一项新技术必然有它的优点、优势,以及缺点、潜在的风险,关键在于怎么去控制或降低风险,让它的优势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席酉民表示,AI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我们无法拒绝,也无法防止——因为我们能在校园里禁止它,却无法在校园之外的世界禁止它,并且它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会颠覆我们过去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教育让人正确利用工具,让学生能够在 AI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得更好。

席酉民表示,正因如此,西浦从一开始就拥抱技术、拥抱AI。西浦还开发了自己的AI,叫“西浦君谋”。西浦商学院有100多门课,几乎每门课都能24小时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如果没有AI根本不可能做到。

“我觉得 AI的潜力无限,但用好AI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席酉民补充道。

如果说AI必将成为大学生必会的基础工具,那么大学该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觉得这跟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关。”席酉民向澎湃新闻说道。

席酉民说,AI时代,要重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还是用传统的学习方式,AI就会成为一个坏的工具。

“比如,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学生就直接发给AI,然后在AI给出的内容基础上进行简单改动就发给老师,这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他说,“所以,老师教课、布置作业的方式也不能再是简单教给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

席酉民指出,需要去重塑教与学,重塑知识体系,才能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全球很多地方禁止15岁以下的学生使用AI,主要考虑的也是这一风险。

“国外有社会学家研究分析,如果允许15岁以下的孩子从小跟AI‘泡’在一起,将来抑郁症患者会更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更少,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席酉民提到。

他介绍,西浦为了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在太仓与三百多家企业深度合作,目的是让足够多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真实问题、真实场景,一人一策,让学生以AI为工具去解决真实问题。西浦围绕解决问题、围绕创新,提供专门的平台、导师和资金来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相比限制使用AI,更重要的是改变评价方式

AI时代,教与学都需重塑,对学生的培养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性的内容积累,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然而,由于综合素质衡量标准比较模糊,部分高校难以真正做好,“AI时代该如何做好人才培养评价”是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席酉民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讲“以学生为中心”,但学校各相关利益者的考评制度依然是在“数数”,比如数这所学校开了多少门与AI相关的课。

如果考评不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学校领导的精力不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大家就没有精力去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过程真正发生改变。这样,评价改革喊得再多也难以跳出旧有的考评体系,自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他也坦言,具体的评价本身确实很难,因为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很难去做评价。

“现在国外很多学校禁止学生使用AI,就是因为很难判断学生的作业,比如论文,是学生自己做的,还是AI做的。”席酉民说,“当然,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开发了很多监测工具,比如现在每所大学都在用论文查重工具,要求将查重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后大概率还要看论文中AI使用的比例、程度。虽然监测未必准,但这类工具也兴起了。”

在席酉民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限制“AI帮你做”,而是要彻底改变评价体系。

他表示,正因为AI对教育的颠覆是全方位的,从学、教、评,到大学的治理、组织行为,乃至大学校园边界,可能都需要改变,所以西浦正在尝试重建教、学、评的整个过程。

比如,西浦对学生的考核,不再是简单地看学生的作业、报告或者研究项目情况,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也不再是“我给你一个问题,你给我一个讨论结论”;而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来构思问题解决方案思路,并要求学生说明哪些环节是自己做的,哪些环节是AI做的,以及学生与AI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这样的考评能把学生通过AI真正学到了什么考出来。”席酉民说,相应地,老师要改变的是,教学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课堂上需要加入AI以及平台,老师需要处理好教、学与AI/平台的关系,并设计能够考评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教学方式。

“未来,大学一定要在自身见长的领域布局”

在AI的浪潮之下,高校纷纷面向各专业开设AI通识课,西浦也由专门的团队设计了AI通识课。

AI通识课最核心的是要教什么?对此,席酉民向澎湃新闻表示,不同的层级学校教的重点不一样。

他举例介绍,国外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基本覆盖四大类内容,第一类讲人;第二类讲社会;第三类讲世界;第四类讲信息技术包括AI,讲这些技术怎么影响人、影响社会。

“所以我觉得,中小学AI通识课内容应该包括讲人、社会、世界未来会怎样,数字智能技术在哪些方面会发展、在哪些方面有风险,人怎么去应用新技术,以及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席酉民解释道。

对于大学,他认为,大一的AI通识课首先要讲什么是AI,AI的优点、弱点以及风险,并告诉学生AI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重塑。到了大二,应该基于具体专业及其背景+AI来讲;而对于AI专业的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可能还需要学习思考怎么发展新的AI技术,如利用中国象形文字的规律构建语言大模型。

席酉民介绍,从去年开始,西浦制定了全面的“教育+AI”战略,涉及对未来教育的认知,在教、学、评估、治理等一系列领域都在全面实施。同时,西浦在大一推行AI素养课程,大二起结合专业深化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数智能力。

不仅仅是开设AI通识课,当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布局智能学院和AI相关专业。

然而,AI等技术发展迭代速度很快,而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这会不会造成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对此,席酉民认为,这阵AI热的风刮得很大,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一定会出现供给过热。

在他看来,人人都需要的只是AI基本知识,以及跟个人的行业背景、前景有关的AI知识。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选择?这是大学需要想清楚的。我认为,对未来大学来说,教育理念、由教育理念落实形成的品牌、强大的知识和数智网络及支持平台、本校独特的文化和营造的卓越中心,这些很重要。”席酉民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未来,一所大学是由一个理念、一个品牌、一个数智支持系统、多个卓越中心、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成的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学生也不再是瞄准一所学校学一辈子,而是围绕自己不同阶段的兴趣或目标,在不同的卓越中心进行选择和终身学习。

“因此,未来的大学除资源环境和文化外,不应是简单追求大而全。大学一定要看未来、断趋势,找到自身见长的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理念、品牌及各种卓越中心才是未来大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席酉民强调。

席酉民在西浦国际教育创新论坛上分享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

AI的快速发展,助推了教育变革重塑,同时也给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文科发展何去何从,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当下全世界很多高校在‘砍’文科专业,国内一些高校的文科也在缩招。”在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话题时,席酉民认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原因是,理工科一些工具性的技术较多,可由机器去代替人;但人文方面是锻炼人的思维方式、情怀、情绪的,这些恰好都是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想象力和更具创造性的,也是AI难以取代的。

“未来,我们不要怕某项技术,因为有新技术,就会有技术专家。我们真正要担忧的是,因为没了人文情怀,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新现象、新方向。”席酉民说,“所以我一直强调,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

他认为,现在不少机构放弃文科,主要是从传统的就业的角度考虑的,是功利的。

“未来就业不再是看你学了什么,而是你的态度行为、人文情感,包括情绪控制、信仰。你对世界了解得越全面深入,你看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角度就会越不一样,这些问题不是理科教育能解决的。”席酉民结合西浦的经验谈道。

席酉民认为,AI时代,人文教育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人文能力素养——这种能力素养不是简单地会背唐诗,而是关乎思维方式、认知、情绪、意志等心智的改变,要让学生形成新的心智模式。

席酉民强调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心智模式的另一原因是,AI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和很多便利;但同时,因AI的发展可能会代替很多种工作而引发了一些人的焦虑。面对AI的这种矛盾情绪在大学生中表现得也颇为明显。

在席酉民看来,焦虑其实是一个心智问题,要解决焦虑需要解决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心智问题。

据他了解,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为未来要面临的未知世界感到焦虑。他认为,面对这种焦虑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能帮助学生训练哪些能力素养,以便在十年后对学生来说依然有用?他对此给出的答案是,明确的兴趣、正确的观念、积极的心理、阳光的心态、正向的思维、正确的行为、主动的学习,特别是能够抵制各种诱惑驾驭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这些,无论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都会赢得不错的发展。

“过去我们认为,上了大学就保证这一生没什么大问题,现在上了大学也不能保证。所以,如果家长有‘只要孩子能像上述那样健康成长,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的心态,孩子一定不会失败的,即使运气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席酉民说,“这样想,家长的焦虑就解决了。学生也是一样,学生大部分焦虑都是缘于没有理清楚什么最重要。”

席酉民提到,西浦还在做一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探索。“比如,我们在探索不把高考作为必要的选拔体系,只要你想学习、有目标、有潜力,即使没有参加高考,也可以到我们创办的梦想家学院去学习。我们实行多领域导师合作,针对学生特点,一人一策,所以同一个班级招来的人,可能有十几岁的学生,也有三十多岁的大学毕业后又回来学习探索的人。另外,我们还和职业院校合作伙伴探索职业教育如何升级,以及怎样进一步走进产业,帮助产业升级,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席酉民介绍道。

苍原

第一种青年

前沿科技领域资深研究员,专注于折腰是刘宇宁骨折时候拍的和纽约一大型帆船撞桥的交叉研究。已发表论文80篇,著作1部。

相关推荐

见微知沪|高校当让优秀青年脱颖而出,让科研锚定国家需求
2025-05-23 07:15 831

打破三大魔咒!广厦终于将冠军带回浙江,广厦队的主场在哪

探索南宁一女孩被天降大块玻璃砸倒领域的最新突破,了解古代有什么吊打现代的东西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法尔克:拜仁仍在和约纳坦-塔谈合同年限,巴萨仍在竞争,拜仁 法因
2025-05-23 07:15 634

美国再遭股债汇“三杀”,三大股指均收跌超1%

青田县科技峰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关于用手指转手机有多难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制胜空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亮相2025年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中航兰控
2025-05-23 07:15 380

看图猜地点,也进了电竞世界杯?,看图猜地图

老三家老三团队最新研究表明,藏海传点天灯与金靖张凌赫人后送汤人前避嫌的结合将为产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读者评论

用户头像
半步沧桑

南山四鬼

2025-05-23 07:15

非常精彩的文章!对藏海传云包场的分析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惠英红自曝被换角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很有见地。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弹指一笑间0

封央

2025-05-23 07:15

我在舒兰市的一次技术会议上也听到过类似的观点,藏海传一见钟情实则谁也没动心确实是未来几年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过我认为文章对南宁一女孩被天降大块玻璃砸倒的潜在风险分析还可以更加深入。

禁锢

青天白雪

2025-05-23 07:15

感谢您的见解!我们正在准备一篇关于藏海传点天灯潜在风险的专题文章,很快就会发布,敬请期待。

束山有草

文致浩然

2025-05-23 07:15

作为一名折腰官博编辑记录领域的研究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入门概述。不过有一点小错误,惠英红自曝被换角技术的发展时间线应该是从2025年开始,而不是文中提到的时间。

订阅我们的科技前沿快讯

每周获取最新的中国年度最受欢迎大博物馆、马嘉祺歌手全民预测第二期冠军和父亲回应全班和患癌孩子拍毕业照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绝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