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我曾有过一段很不自律的时光,高中一周两次逃学,通宵在网吧打游戏;几乎每节课都睡觉;一个暑假能胖30斤……但在此之前,我是个被极度压制内心需求的人,从小开始,我的成绩几乎总是全校第一,不管去到多好的学校,不管进去时候是什么成绩,用不了多久就能到第一。可与此同时,我也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快乐,同学来我家找我玩,我爸会帮我直接回绝,他宁可让我在家看书,练书法,也不让我出门。
上了高中以后,当我爸以为我跳过中考就进了省重点的尖子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真实的情况却是,在高中住校,他管不到了以后,我内心的真实需求报复性反弹,从一个好学生沦为了一个他们极其陌生的坏学生,一切他们认为坏学生才会做的事,我几乎都做了。
就这么晃荡着过了两年,到了高三,当他们以为我就是堕落了,摆烂了,彻底废了的时候,我突然又变了一个人,变得极其自律,半年时间就从班里倒数又回到了前五。
知道这里的差别吗?任何事情的心力,都需要你从心底里发出来——只有你自己彻底想明白了,你才有可能做好一件事。我从小到大就不爱学习,不学习也能考第一,但他们偏偏要把我变成一个他们认为的好学生——我明明都学会了,但就是不让我玩,不让我跟同学社交。这个时候我是打心底里厌恶学习的,学习是我这辈子最讨厌的事。他们能管我一辈子吗?不能,我总会逮到机会的,逮到机会就会变得“无恶不作”,这就叫报复性反弹。
可他们的理念是,我不管你以后怎样,我就压制你,管到你进了省重点,你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吧?其实我后来因自律而追上去的成绩,靠的都是自学,跟老师的关系根本不大,他们完全不懂这种心力的意义。
到了今天,我已经完全懂得了如何运用这种力量,我成了一个什么事都打不垮的人,且几乎从不会感到疲惫,我知道自己哪怕出门要饭,也会在短时间里,成为那一带要到最多的人。每当我看到很多在学历上特别优秀的孩子,出了社会就开始摆烂,躺平,只完成工作里的分内事,不肯再碰一点点创造性的事情时,我就觉得可惜,可惜的是,他们有着优秀的学历,却远离升职加薪,无法也无意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些大概率就是一群在学生时代,心力被榨干耗尽的人。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会想,如果我没有那两年疯狂当坏学生的经历,如果我没有把坏学生当到极致,以致于在高三有了一次“顿悟”的经历,我是不是也可能变成这样?有了优秀的学历又如何?聪明又怎么样?后程都没有跑的意愿了,前面的领先还有意义吗?还能自由地运用这股发自心底的力量吗?
想想后怕,很多父母拼了命地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其实只是在他们的社交货币里认可的那种“标准优秀”。他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就是他们的最优解,却未必是孩子自己的最优解。他们大可以甩锅,说我尽力了,我尽我所能管你到这里,后面都是你自己的事了——可你上半场都把人榨干了,回头下半场人跑不动了,你说是人家自己的事?
同理,你可能没被父母榨干,但也可能被配偶榨干,被孩子榨干,被你周围一圈人的共识榨干。如果你发现你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你自己不喜欢的,都是别人需要而不是你自己需要的,时时刻刻你都不得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的,那你就很接近被榨干了。MD,领导地方要陪笑脸,客户地方要自我灌酒,回家要挨老婆的训,不喜欢的亲戚还不得不走动,给自己花个钱扣扣搜搜,闲下来竟然还得上进和学习?WTF,一个在哪里都当孙子的人,你期待他雄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就算不自杀,不抑郁,也只会想钓鱼,想找个山洞躲起来当野人。
有舍才有得,我的所有力气,都来源于我舍弃了别人的期待。我率性而活,不被世俗绑架,我愿意在任何人那里,当一个不称职的恶棍——说我不称职?没问题,我就不称职,直接远离你,根本无所谓,所以我很好地保护了我的生命力。
没有任何的社会共识,可以强迫我做我不愿意的事,我只把力气用在我自己想用的地方,所以我才有用不完的力气。你干8小时苦哈哈,我干16小时笑嘻嘻,第二天又是16小时,你跟我拼?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得护好自己的心力,把它们都攒起来,用在一个目标上。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是,在可以舍弃的事情上胡乱坚持,却在应该加大力度打爆对手的地方,投入不足。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